《再见已过五百年》线下观影会

起初,是在小红书上刷到一则关于“韦”字到底读第二声(阳平)还是第三声(上声)的视频,而后P猫点进作者主页后发现11月12号有一个他作为柳州本土导演的线下观影会,一部关于柳州话和海南军话的纪录片。 作为柳州人我和P猫都挺感兴趣的,于是决定一起去看看。说到线下观影会,想起前几天才刷到的《浪漫的断章》观影会,现场观众和导演互动式的互怼,而我从未参加过线下观影会,于是对此环节也充满期待。

领票入场

进入柳空影城,扫码进群领票后便准备进入影厅,影厅前可以领免费的矿泉水,但要扫码关注一个视频号,叫“湌视听”,读湌(cān),一开始搜不到属实吃了“没文化”的亏。
影厅比想象中宽敞,椅子也比一些影厅好坐很多,环境好评。
观影前,组织方还发放了一些手牌给部分观众拿着,拍了一些现场照片。
(过后在群里看到,有一张照片的我俩拍得还不错哈哈哈哈,纪实感。)

观影

影片按时开始,全程林原导演作为旁白,在柳州采访和去往海南调查采访的主要人物出现,整部纪录片也是主要他本人出资和策划完成。主要讲述了导演本人因为听闻海南有种方言叫军话,和柳州话非常像,因感兴趣而踏上海南探寻的旅途见闻和讨论。影片约有1小时,期间不乏导演与柳州人随机采访的柳州话词汇发音“调查”,也有导演踏上探寻之路后在海南部分据说方言和柳州话很像的城镇中,与当地居民用方言聊天的片段。

第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林导在王五与一位当地老叔叔的对话,当时他特意临时关闭一会儿字幕,能听懂的部分很少,很多词汇发音完全不同,很切身的体会到了两种方言的相似与不同。显然王五的方言确实和柳州话有相似之处,但不多。而后还去了好几个地方,像是那大,儋州等地。听下来,和柳州话的感觉就相对更接近,即使是柳州人用柳州话和当地人沟通,似乎也是80%没有问题。还有印象中觉得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采访当地的小朋友时,让小朋友同意拍摄的交换品竟是请她们吃螺蛳粉,没想到螺蛳粉成了硬通货。也是,有时候比起语言,文化的传播,美食的传播相对更为丰富和便利和令人接受。影片最后还有柳州,儋州,崖州,那大,东方八所等地的当地方言对同一个单词的发音对比,也是非常有趣,体会到一些和柳州话发音用词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插曲:影片中部分讲解配图和动画是AI出图,确实有些为何,从美术的角度来看,这段确实有点不和谐,但也考虑到导演自己出资成本问题,倒也可以理解。

影片中的采访记录和相关专家对于柳州话方言和历史官话的科普也是相辅相成,交融适宜。其中引发人思考的地方也很多,方言确实作为各地地方语言有着消亡的趋势,不仅仅是柳州,大多数地方的年轻一代,也是越来越少的人会说当地方言,尽管“听”是可以听懂。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这有一部分原因有政治因素,为了“统一”,推广落实普通话的学习,也将方言挤压到小角落,一代一代没落。

提问互动环节

原本最期待的观影后观众和主创人员提问互动环节,没想到让我觉得有些许无聊。我想象中的状况是,观众观影后对导演的作品或是想法有自己的提问,然后导演做出自己的回答。没想到真正开始时,却是各个观众,拿起话筒先是大谈特谈自己的观后感或是介绍起自己也对方言文化感兴趣,是正在做类似主题的b站up或是文创设计这样的介绍宣传,表达冗长且不会概括,说了半天我也听不出他们想问什么,似乎有点反客为主。我想作为观众,我并不关心你们的观后感,我更在乎,能提一个好问题,然后听听导演的想法。似乎这个提问环节有点本末倒置,很多人并不知什么是提问题和怎么去提问题。

互动环节,观众举手用柳州话念出屏幕上出现的词汇短句倒也挺有意思。有些句子用柳州话念出来确实很像绕口令,作文柳州人本人的我来说,也觉得很难读。
挑出两个,例如:
>十年如一日
>先办手续再做手术

这两句让我想到用粤语读“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这句话,相比感受一定是相似的。

最后

这一次这样的线下观影整体体验还是挺不错的,作为会说柳州话的柳州人看完确实有所触动。想起P猫所说,在大学异乡时在四川同学面前说柳州话有一种潜意识的自卑,我心中默默点头,我何尝不是。当时寝室里川渝地区的人大谈特谈四川话,也不会管外地同学是不是完全听懂,有时候想插话加入,但是又觉得是不是普通话插入聊天会不会很奇怪,她们这样的自信,好像我作为柳州人不曾有过。而像林导这样的关注本地文化宣传的好作品我当然是相当支持,柳州确实很需要这样的作品,而不是仅仅只有螺蛳粉。同时我也很佩服他对柳州家乡的热爱。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如他们那般深深热爱自己的家乡,大家谈论的所谓的“根”,我似乎也从来没有真正体会到过,尽管我是实打实的柳州人。或许放大而谈,我好像本就对中国这片土地没有“根”的认知,我从不觉得自己属于这片土地,所以才好像迸发不出如他人这般热爱家乡想为自己家乡某一个方面做贡献的热忱。我尊重佩服这样的人,将这样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产”,去不断扩散,传承。